版權頁
編者的話

專題報導
     
耐震防災新科技|陳東陽


減震與隔震技術 — 建築的盔甲與防護罩|汪向榮.游忠翰.林旺春
以房屋的周期對照所在地區的設計反應譜,可了解在設計時所考量的地震影響程度。

斜面滾動隔震技術|汪向榮.游忠翰.林旺春
兼顧機械構造簡單及耐久性的原則,達到有效而且穩定的隔震性能。

高樓建築新工法|林克強
在施工方法上建議採用先進的預鑄工法取代傳統的場鑄工法。

橋墩結構新工法|洪曉慧.宋裕祺.張國鎮
以H型鋼取代部分主筋,可降低組裝時的施工風險,也提供良好的耐震性能。

橋梁沖刷防災雲端監測技術|林詠彬.古孟晃.李柏翰.廖泰杉.吳志泓.陳倫奇
以橋梁複合災害即時預警監測系統透過所得資料的分析,提供橋梁與流域更多的安全。

智慧型建築防災技術|林沛暘.許丁友
智慧型的預警和安全監測系統可大幅降低地震導致的損失。






一般報導
   關懷台灣的原生植物|陳超仁
原生植物是地被的保護者,也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,是台灣生態系之寶。

麻雀大軍有幾隻|陳宛均.柯智仁.林瑞興
麻雀雖是廣布種,卻有可能在無意識情況下,突然間大量減少,成為稀有鳥類。

失序的碳循環|周揚震.徐恆文
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並搭配CO2捕獲、封存與再利用是有效的策略。

手機飛上天|林信嘉
美國NASA用宏達電的智慧型手機研製了手機衛星,以它為立方衛星的控制器。

材料的生病老死與輪迴|蔡文達
已經損毀或死亡的材料,可透過回收、再利用、重新冶練而重獲生命,再造價值。



台灣新發現
   能讓周邊產生降溫效果的公園|吳美枝

鄉村道路開發的景觀影響預測|范賢娟



科技新知
  

寄生蟲操縱宿主行為/生物授粉/造林不能緩和大氣暖化/釀酒酵母菌的自然史/茲卡病毒|王道還


科學、技術與社會
  

小公主、豌豆公主與公主病 ─ 那些敏感的身體啊|許宏彬


當期電子書
  

《519期》耐震防災新科技


廣告
  

第13屆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

臺灣,因品牌更有價值

讓地球可以笑! ~ 溫室氣體減量~

智慧綠建築 環保好生活

2016年3月    第 5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