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權頁
編者的話

專題報導
     
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植物| 王仕賢


養生健康食品 — 甘藷| 賴永昌
甘藷是生理鹼性食品,可調整米、麵、肉類等的生理酸性。

多用途的玉米| 詹雅勛
玉米是重要的雜糧作物,把玉米澱粉添加在塑膠原料中,有助於改善環境汙染問題。

上開花下結果 — 落花生| 楊藹華.陳國憲
花生屬高熱量食品,高溫燥熱時短銷,低溫寒冷時市場才會活絡。

台灣番荔枝的產期調節技術| 盧柏松.江淑雯
其花朵是兩性花,有雌蕊先熟的雌雄異熟特性,甲蟲是主要的授粉昆蟲。

飄洋過海來台的番椒| 王昭月
因應現代多色、多蔬果的健康概念,應開發更多樣性的番椒品種,以為人類永續利用。

澱粉之王 — 木薯| 吳昭慧
木薯的產量比一般禾穀類作物高很多,又耐旱與貧瘠,是糧食缺乏地區的救星。

幸福之果 — 酪梨| 蔡惠文.張哲瑋.鐘志明
有「窮人的奶油」的美譽,含大量對身體有益的營養成分,享有它是一種幸福。




一般報導
   台灣多有蝠| 鄭錫奇
蝙蝠對於抑制害蟲以及幫助植物傳播種子、傳授花粉,都有很大的貢獻。

室溫波動型熱傳導現象的發現| 張之威
波動型熱傳導承繼了量子力學的許多違反直覺的特色。

地質資訊 E 把抓| 江婉綺.郭麗秋.李錦發
把地質資訊轉化為便捷操作的網站,以使民眾方便從遠端查詢環境地質狀況。



台灣新發現
   以評量為基礎的線上補救教學系統| 吳美枝

以人腦造影揭開牙痛的神經機制| 郭朝禎



科技新知
  

脂肪組織是癌細胞的藏身處/神經元的充電器/抑制血管生成不能達到抗癌目的/古生代之前的大氣組成/失智症的病理機制/ 最古老的生物化石/洞熊/北冰洋的冰藻/尋蜜鳥| 王道還


科學、技術與社會
  


科學史中的先天後天之爭| 王秀雲



當期電子書
  

《526期》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植物


廣告
  

調降學貸 安心就學

>>>科技部大眾科學教育系列專題講座<<< 分享大師視野 105年度秋季論題:認知的生物性、民族性、社會性

105-106年科技部大眾科學教育系列專題講座 第14屆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

12/5(一)~12/7(三) 國家圖書館演講廳 第十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MORE:For the Future 智慧‧低碳‧健康‧永續

2016年10月    第 526